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則實驗,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(Masaru Emoto)等人自1994年起,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。對水講好話,它就會有很漂亮的結晶,對水講壞話,出來的結晶就會很醜。

love & blissful water.jpg angry water.jpg
(左邊是講「愛和感謝」,右邊是講「真討厭,我要殺了你。」)

而且再進一步實驗,講好話結好晶,講壞讓結壞晶,是不限於哪一國語言的,意思就是,用德文、法文、拉丁文、中文、日語講「愛和感謝」,它結出來都是漂亮的晶體。不僅如此,不同語言但同個意思的字詞,結出來的晶體出乎意料地相似。

water_wisdom.jpg water_wisdom2.jpg water_wisdom3.jpg
(由左到右分別是中文、英文、德文的「智慧」之意。)

這實在讓人不得不讚嘆自然界的確有神祕力量的存在…:)


水的結晶不用顯微鏡是看不到的,所以這交給專家去研究就好。一般人,尤其是像我小的時候,可以研究什麼呢?打水漂子!(現在的小孩子大概不玩這個了吧?)

也不知道是向誰學的,可能是一代傳一代吧?我是看我爸爸學的,我爸爸又說他是看他爸爸、我爺爺學的。每次去到溪邊都要找扁石子打水漂,這無關乎力氣大小,純粹就是技術問題。我小時候很能抓得到訣竅,石子常常可以跳個五、六次沒問題,但現在久未練功,功力大不如前啊!

前一陣子看 Discovery 還是國家地理頻道,有個節目好像專門在探訪生活中各種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,有一集就介紹打水漂要怎麼打才漂亮(原來外國人也打水漂)!!!據說那個扁石子要旋轉得夠快,這樣它一接觸到水面就會有反作用力把自己打起來,那一集請來的外國打水漂達人最多可以打上12、13個水漂耶!超厲害的!


不打水漂的時候,我也愛看水,投小石子進水裡看漣漪也是我愛做的事情之一。這漣漪也是很奇妙的東西,每顆石子引起的漣漪都不一樣,有時候有風在吹,漣漪也會被吹得變形,有時候碰到岸邊漣漪又打回來…我可以一直蹲在水邊觀察這些一整個下午,完全不感覺到疲倦。

黃昏,看晚霞倒映在水上,風吹波動,搖搖晃晃的人影和夕陽,讓人覺得好像在做夢一樣。我小時候每看夕陽下山,都會想:「今天它灰灰地掉進河(海)裡,明天又閃亮亮地從河(海)裡出來,說不定是洗澡去了。」

當然,那是小孩子天真的想法,現在回想起來頗覺有趣。人嘛,天真一下又何妨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ed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