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想必 Google Buzz 會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,
它連帶引發一個議題–
Facebook (Wall), Twitter, plurk, Buzz...do we really need them?
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碎碎念式的微網誌工具嗎?

黃文彥下午在噗裡丟出這個問題,
我的回答是:「人們的思緒要越來越散,然後再越來越整合。」
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
讓我先把閱聽大眾的習慣爬梳一下。

從大部頭書(尤其是百科全書)走向隨身本,
從 CD 走向 mp3,從專題報導走向即時報導。

網路的影響體現在此,
「快速、即時」是它最大的優點,也是現代人的毒藥。
web 1.0 過時了,部落格退燒了,為什麼?
因為它還是太長,含的資訊量還是太多,
現代人不需要聽一個人五個小時包山包海的內容,
因為一個人再怎麼包…也只有一個想法。

網路,把質轉成量,
只需要花一個小時,你可以聽到五十個人的內容,
每個人針對一個主題發聲,你還是可以擁有包山包海的內容,
而且重點是:它省時、角度更多。

過去一篇長文也許同時包含教育、政治、時事、科技…等等面向,
但是現在因為 google 搜尋改變人們閱讀習慣,
人們可以選擇閱讀有興趣的「單一主題」段落,造成資訊的片斷化,
而這些切斷的段落又可以因為網站再度整合。

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之前才開始使用的 Seesmic Look
它把 twitter 龐大的資訊流按關鍵字(主題)分類,
讓使用者在閱讀 twitter 時跳脫直向連繫(單一作者的思維),
進到橫向連繫(多作者同一主題)。

其實這也沒什麼好訝異的,人腦本來就有這個功能,
看 50 篇文章之後,總會把其中比較類似主題的段落知識放在一起,
只是以往是由閱讀者腦內自行判斷整合區塊,
如今改由網路工具代替人類思考了。
(而且它還一直在往「自然語言」邁進)

twitter 是吃名人效應,畢竟在國外使用 twitter 的人很多,
其中不乏很多大明星會藉 twitter 營造與粉絲零距離的假象…
Facebook 是吃現實生活關係鏈,因為它一開始主打「同學網」,
把現實生活中確實有相關聯的人們聚合在一起;
Google Buzz 是吃 email,
Facebook 上縱然可以用 email 搜尋到朋友,
但它畢竟還是用「區域」或「社群」來搜尋會比較優,
加上 Google 自己有 RSS 和 docs 可以加強「分享」和「共同編輯」的功能,
我想 Buzz 應該還是可以打出一片天。

只是我不禁想問:Google Wave 有下文嗎?
在我感覺… Wave 和 Buzz 的功能上有很大部分重疊,
是因為 Wave 推不動所以才推 Buzz 嗎?(默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ed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