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幾天看了Mr.6的猩猩也懂禮義廉恥?但道德本身也是猩猩?
和Times(時代雜誌)的What Makes Us Moral,
突然之間把我之前想寫很久的一些想法又勾了出來,
所以今天堅持要把這篇文章寫完。
先來幾題超經典的兩難問題:
某天有一列急駛的火車,即將撞向五個閃避不及的無辜鐵路工人,
你手上剛好有個按鈕可讓火車轉到另一條鐵軌,那邊只有一個工人站著,
把他撞死來挽回五個人的生命…你肯按下那顆按鈕嗎?
假如此人就站在你身邊,你會自己跳下去,還是會推他下去擋火車?
假如他不是陌生人,而是你認識的人呢?
他若是白人、黑人,異性、同性、比你年輕、比你老,
假如他是傭人、少數民族、準備入監的囚犯…
會不會影響你「要不要推他下去擋火車」的決定?
戰爭期間幾十個大人一起躲在防空洞,有個不到一歲的嬰兒在哭泣,
殘忍的軍隊就在門口,眼看就快要找到這個藏匿處了。
此時唯一救大家(也救自己)的存活方式,
是把這個不懂世事的嬰兒活活悶死,你會下手嗎?
他是別人的孩子、是自己的,是男的、是女的,會影響你做決定嗎?
科學家實驗證明,人在思考這些兩難問題的時候,大腦出現刺激反應的部位,不是理性的那一塊,而是主掌「感情」的那一塊。心理學理論也告訴我們,答案不是重點,重點是選擇某個答案的理由,思考決策的過程。
◎ 三階期六段論 (L.Kohlberg (中譯:柯爾柏格),1927-1987,美國心理學家)
前習俗道德期 (preconventional level)
避罰服從取向 (punishment and obedience orientation)
相對功利取向 (instrumental-relativist orientation)
習俗道德期 (conventional level)
尋求認可取向 (interpersonal concordance orientation)
遵守法規取向 (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)
後習俗道德期 (postconventional autonomous, or principle level)
社會法制取向 (social-contract orientation)
普遍倫理取向 (universal-ethical-principle orientation)
<教育心理學,張春興,p.140> (這本是當老師必背書籍orz)
科學家認為,人類會用感性思考兩難問題,
而不是用理性思考,這就叫同理心(empathy)。
假如老師讓孩子可以上課吃東西,他當然會很高興的吃了;
但假如老師說把坐旁邊的人海打一頓才能吃,
孩子的反應會稍稍猶豫一下,為什麼?
因為他會感受到對方的痛和難過。
(但文章同時也強調,這種現象也會在「沒有思想」的猩猩族群看到!囧)
可是為什麼有些人還是會「做壞事」?
答案很簡單,年青人圍毆老太太引起全鎮群情激憤,
因為老太太看起來就像他們自己的祖母,
但年青人打「華裔的送餐小弟」可能就沒人管了,
因為對當地人來說「華裔的送餐小弟」就像一個alien,
這種「alien(異者)/other(他者)」不見得和種族、宗教或性別有關,
有時只是某個人被認為是「不合群」,因此被一群人「眾排懲罰」(shunning)。
當我們以為異者和他者已經讓世界天翻地覆的時候,
譬如Mr.6的10%所造成的世界末日?
和我的櫃中之櫃-《異 / 同之外:雙性戀》裡面提到的觀點,
不要忘了還有「in-between(中間)/hybrid(混雜)」!
這讓我想到每次選戰開打,
候選人嘴巴都說自己絕對沒有族群情節,
但事實上,這群候選人做的卻是拼命把選民們異化或他化,
分出原住民族群、客語族群、外省人族群,然後再設法同化。
我想表達的是:
如果真的沒有族群情節,這些XX族群的字眼怎麼會掛在嘴上?
又為什麼要在某些特定地點做某些特定的事(或用特定語言)?
再把話題轉回「異者/他者」來談談意識形態。
當人在思考認同感的時候,界定自己族群的設定當然很重要,
但是不是有那麼一部分的界定,是靠著排它性來進行的呢?
回想起人生中某些團體的形成過程,
我們不一定知道自己想選擇哪些人進來團體裡面,
但我們通常都可以明確指出「誰不能進來」,
這種排它性,用異者和他者的標籤來圍起一座高牆,
牆裡面的自然就是「同者」。
真是一齣莫名其妙的鬧劇,但鬧劇通常最貼近人生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