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來一張很簡單的比較圖:

┌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        │    粉絲專頁(page)    │   群組/社團(group)   │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  概念  │        ↖↑↗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↘↓↙        │
│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←˙→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→˙←        │
│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↙↓↘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 ↗↑↖        │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  用途  │   對外、廣告、擴散   │   對內、溝通、聚合   │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開放性 │       完全開放       │ 開放、審核、隱形(註) │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塗鴉牆 │   粉絲可在首頁看到   │  成員無法在首頁看到  │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群組信 │       不能發送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 可以發送       │
├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個人化 │          有          │          無          │
└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[註] 社團有三種開放程度:
    (a) 全開放 (open):任何人都能加入,所有資訊均為公開
    (b) 審核制 (closed):任何人都能申請,但需管理員審核通過才能閱讀更多資訊
    (c) 全隱形 (secret):搜尋不到,必須管理員發送邀請才能加入並閱讀更多資訊



咱們先從概念開始談起。

粉絲專頁的概念是由一點往外擴散,
這個點可以是「個人」(公眾人物…等)、品牌、公司…等。
基於它自身「擴散」的特點,
粉絲專頁適合拿來「行銷」或「廣告」。

群組/社團的概念是由多點向內聚合,
基於這個「聚合」的特點,
群組/社團適合拿來做為「內部溝通」使用。
(以下簡稱「群組/社團」為「社團」)

了解這最基礎的概念,
對於兩邊在「塗鴉牆」、「站內信」和「個人化」這三項上的差異,
我們就可以很順利地推繹出原因。

兩邊都可以設多個管理員,
這裡的管理員意指「有能力編輯該頁面的使用者」,
而塗鴉牆的概念是「使用者散佈訊息」,
因此,以點為核心向外擴散的粉絲專頁,
很自然地可以使用塗鴉牆把訊息放出去,
而社團就不行了。

也許有人會問:
有朋友在某社團的塗鴉牆上留言,我還是能在首頁看到耶?有沒有搞錯?

沒有喔!回到塗鴉牆本身的概念:使用者散佈訊息。
假設社團成員A是你的朋友,你又有加入該社團,
則A在該社團的塗鴉牆上留言,
可視為你兩邊都有加好友狀況下的「雙向塗鴉牆」,
所以A在社團牆上的留言你當然能看到,
不過在這裡使用的概念是「雙向塗鴉牆」,
而不是你收到「社團」在它「塗鴉牆」上發佈的訊息。

小結:社團是多人聚合而成,不是一個點,不能使用塗鴉牆散佈訊息。


那為什麼「群組信」反而是社團可以呢?

絕對不是因為社團 (group) 的英文也可以叫群組的關係。
一樣回到基本概念,
粉絲專頁的概念是向外擴散,它的對象基本上是沒有範圍限制的,
但社團的概念是向內聚合,它的對象基本上僅限社團成員,
你有聽過廣告傳單到處亂塞、亂發放,
但沒有聽過「群組信」亂寄送的吧????
這就是了。:)


由基本概念推出兩邊在「塗鴉牆」和「群組信」上的限制後,
你可以自己理解為什麼「個人化網址」只有粉絲專頁能申請了嗎?


另外補上幾個比較細微一點的差異:
粉絲專頁還配有「行銷數據分析」,社團則配有「成員職位列表」。
粉絲專頁的個人化網址和專頁標題(名稱)一旦設定則不能更改;
社團的所有資料欄位都可以變動。


最後,我想談一談粉絲專頁最近的改版:
成為粉絲 (become a fan) → 讚 (like)

就 Facebook 的長期計畫 open graph (社會關係網) 來看,
全球網站最後終究會變成 Facebook 的一部分,
因為使用者走到哪裡都可以對自己有興趣的網頁按讚,
然後這些個人喜好都會被 Facebook 收集起來彙整成有用($)的資料。

「對A網頁的內容有興趣→按讚→追蹤後續動態」,
把上面這句話套用到粉絲專頁的概念裡面,嗯…很像對吧?
所以 Facebook 一不做二不休把粉絲專頁的加入方法改版,
看起來好像就是很合理的事了。(默)

其實這時候的 like,概念已經等同於一般微網誌的 follow,
或者你可以用更簡單的符號「+」來表示,
但我猜想 Facebook 用 like 是有它的「社群用意」,
一般來說,like 隱含「推薦」意味,而且含有「情感」,
使用者如果看到「朋友喜歡某樣東西」和「朋友追蹤某樣東西」,
自然是前者在情感上的訴求比較強烈。

Facebook 就是靠人心起家的啊~(茶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ed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