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片由中島哲也操刀,劇本改編自湊佳苗所寫之同名小說,內容是關於一位女教師對學生的血腥復仇計畫,故事設定為在結業式當天,一位中學老師(松隆子飾)以平靜、不帶感情的語調緩緩道出一件驚人事實:自己女兒非死於意外,而且兇手正是班上同學A–渡邊修哉(西井幸人飾)和B–下村直樹(藤原薰)。A學業表現優秀,但偶有校園流言傳出,B在班上幾乎不具存在感,社交關係差。片名的「告白」,其實是「告解」之意,在老師對全班 37 位同學講述完A、B所犯罪行後,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告解,包含老師自己、A、B、班長–同時也是唯一理解A的北原美月(橋本愛飾)及B的母親下村優子(木村佳乃飾)。
一、動機和事實,情理法的界線。
事實是A和B共犯殺人,事實是老師表面動用私刑處份殺人犯,事實是其餘 34 位同學霸凌A。
有關A和B殺人,老師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:「A有殺意,但沒殺人;B沒殺意,但實際殺人的是他。」這裡並不打算討論法律實務上對「殺意」的定義,僅就一般普遍認知來談–什麼叫殺意?A的動機是希望獲得母愛→突出的表現→成名→殺人造成重大社會案件會有新聞報導,這樣的思緒邏輯運作結果,他是以比較隨機的方式在選擇殺人對象,因為對他來說,是誰死了並不重要,「殺了他就可以有新聞報導→成名→表現突出→母親關心」這個反推的過程才是他要的。B一開始沒有動機,是被A利用去當助手,但不幸地B產生了依賴感,是誰死了對他也不重要,「被利用者反制利用者而獲得勝利」的成就感才是關鍵。
老師的私刑,某一部分來說有點像「女王的教室」所鼓吹的「教育手段」,用一句話表達其中心概念應該是–老師在必要時候可以採取必要手段來達成教化目的。在「法」這部分,老師並沒有真正對A和B施加肉體上的處份,但她因為了解法律受限之處而選擇不報案、在告解時說「我不想公佈A和B的姓名」,這兩樣看起來像是在保護學生、原諒學生的行為,其實背後有一定程度是要訴諸輿論,強化處份強度和傷害程度。不直接說姓名,在我看來是要在班上舖梗以營造反差,也是強化手段。
至於霸凌問題,剛好趕上台灣最近這波霸凌新聞,相較於新聞裡多數是屬於惡意性的霸凌,本片裡的霸凌在情節前因後果的舖陳下,感覺好像是「師出有名」,常上網的朋友應該對這類事件很熟悉,因為這網友的「人肉搜尋」本質上相去不遠,也許站在「對」的那方只是想譴責「錯」的那方,但當它變成「暴民文化」或「霸凌」、「排擠」時,誰是誰非呢?
二、家庭是價值觀的起點
既然本片場景從教室開始,顯然和教育議題有很深的關係,但要談教育就要先從家庭談起,本片共有三個家庭:老師的、A的和B的。
老師是未婚單親媽媽,她原先要結婚的對象也是一名老師–櫻宮正義(山口馬木也飾),結婚前女老師發現懷孕、男老師發現因為曾在國外生活放蕩導致感染 HIV 病毒,兩人決定不結婚,因為孩子爸爸得愛滋比孩子沒有爸爸更糟糕,於是孩子爸爸這輩子唯一一次抱到他女兒是在她的告別式上。
A的媽媽是在專業領域表現很優秀的學者,他爸爸相較之下只是個平凡人,婚後因為生下A而成為專職家庭主婦,往前看,她在柴米油鹽中找不到人生意義,往回看,她放棄了興趣和事業,兩頭空的怨恨全數由A承擔,與此同時,她對自我的要求也傳遞到A身上,所以造成A必須盡全力去表現來彌補母親的遺憾,他以為填滿母親心裡的空洞她便有能力愛自己的兒子,可惜,這個枷鎖直到最後才在A的幻想中解開釋放。(這裡頗有一點神劍闖江劍中「雪代巴」之卷的味道–只有你心裡在微笑,她才會微笑。)至於A的爸爸,他按照一般生活標準和妻子離婚、再娶,對A來說,理論上父親形象相較於母親是完好的,但父親卻沒有發揮到最重要的功能,沒有看到A對母親形象的渴望。
B的媽媽是許多現代家長的縮影,她的兒子是完美的、是被別人帶壞的、是無辜的、是因為沒有父親陪伴所以難怪行為有點失常的可憐孩子,說到這裡,他父親呢?如果說A家庭裡母親的角色「有」比「沒有」更糟,是否我們應該慶幸B的父親根本從頭到尾沒有任何貢獻?當然…不。家庭裡任何一個角色的失衡,絕對會影響到所有人身上。沒有丈夫可依靠而把關心轉往孩子身上的情況,屢見不鮮,本片未有此情形,但母親顯然把兒子的行為通通都合理化,因為兒子是她生活的重心和支柱,失去他,等同失去自己的存在感。
三個家庭,三組不同的價值觀,基本上出發點都是「為孩子好」,但是我們給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?
老師的女兒早死,還來不及了解父母的選擇,但父親的遺憾肯定是有的。A需要的是家人和肯定,但媽媽給他的是知識,而且還離開他去追求自我,爸爸給他新媽媽,但不是每個角色都不缺就等同美滿家庭。B需要的是人的自尊,可惜沒有自尊的媽媽給不起。
三、教育、教學、教師
電影一開始就是女老師的告白,平靜的語調好像是以第三者身份敘述一件故事,聽到最後才發現她報復手段的冷血,比照教師這個職業之於社會的想像和定位,極為諷刺。她不直呼學生名、不與異性學生單獨共處、無視教室秩序…她,把自己抽離那個班級,而且抽離過頭,乃至於對教育沒有熱情了。我相信她教學的專業仍然存在,但是缺乏教育愛的老師只能授業,更不用說這個授業有多少比例能真正傳達到學生心中。
女老師離職後接替的男老師寺田良輝(岡田將生飾),對照之下極度有教育熱忱,同樣身負教職的人看到他應該會想起剛畢業時的自己,這個角色刻畫的比較淺,也有點太呆板,但他的角色是在呼應上一段講的那三組家庭–我們給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?他不明究理時一而再、再而三單方面對B釋出善意,得知真相時一廂情願地希望社會能接納B、原諒B的過錯,這些反而是把B及他媽媽逼上絕境的一個重要關鍵。
罪惡感這種東西,不是說「對不起」或「原諒」就能消弭的,在沒有體認到「錯誤」之前,罪惡感只會一直扭曲價值觀。
剛接觸孩子的教育新手,基本上多少都抱持著「孩子再怎麼錯會錯到哪裡去?」、「再給他幾次機會」的想法,這沒有錯,但只要相處一陣子,馬上會訝異於他們的黑暗面,在無風無波表面底下,歷練過的眼睛可以看透的黑暗,其銳利度有時不亞於成年人。這並不是他們不懂得如何保留,他們有在學,只是學藝不精,加上年紀賦予他們不用擔心不保留的後果,戒心難免比較低,偶爾露出馬腳是可以理解的。
不要誤會我對孩子的觀點極度負面,這世界有光明就有黑暗,或者也可以積極一點地說,這世界有黑暗才有光明,不要把想法走到那麼極端,也不需要因為任何原因喪失對與錯的界線,是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。
如果你是一位老師,能了解學生想逃離體制的心情,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動機,那麼你能抓住學生的心;如果你了解後還是按情況秉公處理或與家長聯繫,那你真的知道做教育者的責任;如果你在事情還沒發生前就先做好防範,那才有開始當好老師的資格。
從女王的教室、東大特訓班,一直到惡魔教室,教育問題越來越多,人們越來越關心,卻也越來越不知所措。新聞裡常報導性侵、吸毒、霸凌,我只遇過類霸凌,但是多年觀察經驗告訴我,再慘絕人寰、毫無人道、駭人聽聞的事情,都有可能發生。越開放的社會,有越多機會面對人性問題,因為除去距離的防護,我們簡直沒有什麼保謢措施,智能的開發則加遽破壞的速度和加重強度,教育這條路,一直是責任大過於快樂的。
四、???
通常我寫觀影心得,片名後面都會加一句短註解,但告白這一部我只能打上三個問號,是問自己,也是問這個社會。有個很經典的假設性問題是這樣的:「如果重來一次,你還會這樣選擇嗎?」
你知道,不管回答什麼答案,都是無意義的,因為人生不能重來。做出選擇的當下,你已經自動放棄後悔的機會了。這一點,很多人不了解,也造成很多悲劇。
最後我想回頭講電影開頭老師的告白,導演在本片中好幾次運用這種動靜對比的手法營造強調效果,好比一開始吵鬧的教室對上老師不高不低不急不慢的聲調,本來不覺得怎麼樣的正常教室,經過這種處理反而一瞬間冷漠起來,老師講話時的抽離感很棒。還有大家不斷霸凌A的片段、完成偽‧集氣卡送給B及B母發現同學惡意的過程,導演處理對比手法可能有些有點老套,但還不算太濫情,味道也抓得很不錯。
值得一看。
- Feb 07 Mon 2011 19:42
告白:??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