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eWelle.jpg本片改編自同名小說《浪潮》(The Wave),作者是陶德‧史崔塞(Todd Strasser),以筆名莫頓‧盧(Morton Rhue)著作。小說內容是描述在六十年代末期,有個歷史老師在加州高中進行「專制獨裁」的教學實驗,但最後流於失控。導演丹尼斯‧甘塞爾(Dennis Gansel)沒有採用原先小說設定,而是將故事背景改到今天的德國,時間也從原先的一學期改為為期僅有一周的政治學課程。這部分,我想編劇是想把德國歷史–納粹–也加入電影元素裡,而受限於電影播映長度,時間縮短可以讓劇情更緊湊,但相對地,書中用一個學期舖陳出來的氣氛,是會使人無意識地慢慢墮入極權主義的圈套,電影裡則是比較像是在讓觀眾當局外人,看著電影主角這樣那樣地陷入瘋狂,而反過頭來對比出自身意識是否夠堅強,「如果我是電影裡的學生,是不是會像他們那樣?」
 

劇情簡介:
體育老師 Rainer Wenger,由約根‧沃格爾(Jürgen Vogel)飾演,本來想教「無政府主義」,但在校方安排之下只好去教「獨裁主義」,本來他是對這個目題興趣缺缺,但看到班上學生也覺得這題目很無趣,並且認為經過「納粹」歷史教訓的他們絕對不可能重蹈歷史覆轍,Rainer 突發奇想:「何不就地實施一下?」由他來扮演極權者的角色(這是學生投票決定的唷),規定學生上課時必需服從他的命令,(因為這齣鬧劇是由學生投票決定的,所以他們同時也交出個人自由權?),他們逐漸形成一個「團體」–浪潮。因為團體形象明確,又有高度排它性,所以吸引更多同學加入,當然,不認同這些規定的同學則受到排斥。所有學生當中以 Tim(Frederick Lau 飾)最為熱衷,而 Marco(Max Riemelt 飾)的女友 Karo(Jennifer Ulrich 飾),起先覺得這活動很有趣,但慢慢地發現個人自由意志的受限越來越多,於是發起「反浪潮運動」但成效不彰。同樣在學校裡任教的 Mrs. Wenger(Christiane Paul 飾)發現先生太低估自己實驗的結果,認為學生的思想不應該拿來實驗,也直指 Rainer 做這實驗有他背後的個人動機存在,最後他召集所有的「浪潮」成員發表深具獨裁本質的演說,情節急轉直下決定解散「浪潮」,但為時已晚,Tim 已經中毒太深。整片最後是以 Tim 自殺,Rainer 被送上警車來收場。

jpeg-2bwt0133-20040306-img_17411750.original.large-4-3-800-100-0-1356-942.jpg

首先,這個團體是怎麼成立的呢?電影一開始由老師在黑板上寫下 Autokratie(英文則為 autarchy,獨裁政治),大家對這個字眼都有自己一些想法,而片中透過課堂上師生的問答,透露出一個極權主義(Totalitarianism)所應該具備的元素:
星期一:投票通過極權者是 Mr. Wenger,由他訂定基本規則–發言要起立,不服從者退出。
星期二:紀律鑄造力量(Strength through discipline)、團結鑄造力量(Strength through community),Mr. Wenger 要求全班踏步,把樓下的「無政府主義」課程踩在腳底,藉此產生優越感和集體意識(一起做動作),最後導入統一的服裝–穿白襯衫上學。
星期三:Karo 做為不合群者,反倒把課堂上所有同學的「同仇敵愾」意識集結起來,團體自此開始產生排它性,Mr. Wenger 同意有統一的名稱,最後投票決定為浪潮,課後出現統一的標誌。
星期四:學生發明統一的動作,這是排它性最高峰,因為只有團體成員才知道此符號意義。

poster.jpg DieWelle_14.jpg

這些動作的目的,是透過消除團體之間的差異,讓每個人都成為團體的分子,而放大團體和其它人的差異,以增強團體分子的向心力。而且大家可以觀察上面四天的發展,發現主動權由教師轉為學生,從極權者轉化為極權團體。對照德國歷史,一戰後,德國因凡爾賽合約而引起數十年的社會動盪不安,希特勒以烏托邦做為誘因,讓納粹席捲歐洲形成極權主義(Totalitarianism)。課堂上,團體的利益在於「力量」和「歸屬感」。Tim 是班上最被邊緣化的成員,也因此在浪潮裡表現最為狂熱,因為他在團體裡面才能感受到「自我存在」。

極權主義與其他政府最決定性的差異在於–意識形態(ideology),如希特勒宣稱將把世界改造成烏托邦,在電影裡則是在最後 Mr. Wenger/Rainer 的演講當中表現出來–國家青年散漫!我們要藉此運動拯救國家!伏爾泰(Voltaire)講過一句話:「Chacun marche gaiement au crime sous la bannière de son saint.」意思是「人人手持心中的聖旗,滿面紅光走向罪惡。」

The_Wave_Still_03-ss(2).jpg

在發表演說之前,老師要學生寫出他們參加這項運動的感想,大部分的人都提到了「平等」和「自由」。這個平等是來自於「去異同化」的過程,而自由則是來自於「權力」。這聽起來好像不錯,但其實極權政治當中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,有本質上極大的差異。民主政治的平等是人可以向外創造發展的機會平等,而極權政治的平等則是約束和規則之下的平等。

你知道嗎?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,冷到覺得好像置身於冰水之中。為什麼?因為我也是老師。看著 Mr. Wenger 讓學生穿統一制服、立正行禮、發言要先經過老師同意…這些難道不會讓你想到我們的教育過程嗎?現實生活和電影裡的「浪潮」相比,難道是「如果雷同純屬巧合」?電影裡面,太多人無法獲得同儕的認同,轉向「浪潮」而獲得友情,譬如 Tim 一開始是送毒給同學,以藉此打進某些小團體成為其中一份子,但他們真的認同了 Tim 嗎?非也。反倒是後來被同學欺壓時,同樣穿白襯衫的浪潮成員(原先看不起他的)幫他一把,因為「我們是一起的」,這讓 Tim 死心眼地認定浪潮才是他唯一的歸屬。

參加浪潮的好處還不僅如此,有學生生活沒有重心,藉由團體行動發揮專長、建立自信心,有學生在家庭裡不能滿足,沒有足夠安全感,在團體中卻得到認可,有情感上的支持。轉個角度,即使是身為發起者的 Rainer,也因為妻子專業背景贏過他產生自卑感,同時享受學生們唯命是從的快感,而陷入極權主義無法自拔。這些理由單獨看來都不壞,人都有尋找歸屬感的需求,聊天時提到的喜愛球隊、精品服飾的品牌偏好,乃至於生活習慣上的怪癖,這些都是歸屬感的來源。正因為是人類的通性,所以極權主義的誘惑力才會那麼高。

然而問題出在什麼地方?是集體的力量。自己一個人,人單力薄,遇事就只好巧力解決或是選擇容忍不發,但是一群人在一起,能以蠻力快速解決的方法便有機可趁,此時愚勇反而受到鼓舞,刻意做出與世俗價值違背的事情,團體倒把你當英雄看,因為推翻傳統、打倒權威的快感是最強烈的春藥!個人的做為,後果卻是由團體概括承受,這時一定會有人失控,然而這些失控正是把團體推向萬劫不復深淵的開始,因為團體會不得不包容個人的失控,爆發更多人的失控。

校園裡小團體有沒有?有。但是不是每個小團體最後都會走上極權呢?幸好目前看來是不會。剛剛講過,極權主義很關鍵的一個特色是意識形態,這通常指涉的是政治思想、民族主義或國家認同,而這些東西在校園裡的還不算太明顯,也沒有人懂得怎麼炒作。(出了社會就不一定了…orz)

回到電影主體,我覺得有二個稍嫌可惜的地方,第一個是在 Karo 的角色塑造沒那麼入味,她應該是一個「旁觀者→參與者→不合作者→被驅逐者」的歷程,可惜參與的不夠就被抽離,而不合作的點也不夠強烈到引起共鳴,導致她被驅逐之後的所作所為,看起來就像小姑娘驕縱地在發脾氣。第二個是在結尾部分,Tim 舉槍自殺很有娛樂效果,也成功達到視覺震撼,但我期待的是 Mr. Wenger 以極權領導者(?)的身分勸說大家解散浪潮之後,浪潮的團體意識應該要自主運作,把 Mr. Wenger 視為背叛者而將其驅逐,把他們的狂熱繼續下去,但…沒有,大家居然就乖乖解散了?以 Tim 的熱衷程度,在 Mr. Wenger 要求解散的同時,他應該會帶頭保護團體,取代 Mr. Wenger 的領導地位才是啊?

但這一點點缺陷不影響整部片的流暢度,和導演要傳達的極權價值觀。照例,最後還是要推薦大家親自去看看!: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ed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