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妙,我去當補習班國中小數學老師,國中小的數學其實不難,但學生學起來難的原因是–沒有學到「數學的技巧」。
如果要比賽計算題誰算得快,我想台灣的孩子絕不會比其它人差,咱們的考卷真是夠嗆的了,一次段考就厚厚一落,家長和孩子都看得心驚膽跳,但是仔細檢視裡面的題目,不乏相似題型一再出現,甚至有些根本就是相同題目,為什麼要寫這麼多次?當然是為求熟練度。
但是如果遇上應用題,看不懂題幹就先淘汰一批孩子,看懂但算式列錯又再淘汰一些,算式列對但是掉進題目陷阱又再淘汰一些,通過重重關卡逃出生天的,往往沒有幾人。粗心大意暫時略過不提,其實常常敗在數學應用題的孩子,他通常不是計算能力不好,而是「邏輯能力」有待加強。
我現在教數學就很強調邏輯能力,這個補習班使用的教材,在編排上當然有其獨到之處,不過我覺得老師的「引導」很重要,請注意,是「引導」而不是「教學」。有些孩子很依賴老師解題,所以若需要自己獨力解決時,就覺得一籌莫展,不知道要從何下手。回歸數學的本質,我想要訓練小孩子自己判斷題意,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。
從小一路到現在,我都一直很喜歡數學,並不是因為哪個數學老師教我什麼,而是因為我很享受解題的過程,享受把拼圖拼起來的樂趣,越難的題目我反而越有興趣,因為它的挑戰性越大。
培養邏輯有什麼好處?低層次數學也許部分可以靠強記過關,但是越高層次的數學,公式會越來越多,但公式可以「推導」出來,它並不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語言,背後是有相互關係的,所以為什麼要死記公式?或者死記某些OOXX判斷口訣?如果你真的了解公式背後的邏輯,那種記憶是不會忘的,你也許會忘了公式,但你永遠不會忘記「怎麼去推出公式」。
前面講的是數學本質是邏輯,現在要講的是更大範圍–教育的本質。
前幾天有個朋友說今年歷史基測(應該是吧?)考題很棒,大部分都是考「活用」,也就是考學生的「歷史感」,我回應:「如果真的可以繼續保持測驗孩子的『歷史感』,那真的就太棒了!」,朋友接著回應:「但那些很認真念書的孩子卻不一定有辦法得高分,很可惜。」,我說:「這就是重點,『歷史感』這種東西,難教,也難考。」
說穿了,我的確認同九年一貫(或者未來的十二年國教)的理念–教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。數學,你學公式或學口訣,不會比學邏輯還要重要。英語,你背成語或記文法,不會比你學溝通重要。
每個學科都有其學科的本質,做為一個教師,我想,如果說是要把課本裡的東西教給孩子,不如說我想藉由課本內容教給孩子什麼能力。另外,能力之間其實有相互關係,好比一個人的邏輯能力強,他的表達能力一定不會太弱,所以常常一科壞科科壞,就是這個道理啊。
留言列表